各位师兄好,咱们继续来学习六祖惠能大师的无上智慧。


前一篇咱们讲了大小根器的关系,六祖做了一个很形象的譬喻,那就是天降大雨,无差别的灌溉地上一切的植物。

但是有些植物吸收的水分多,有些少,有些甚至根本都经不起这个大雨,这其实也就是利根,钝根和无根的区别。

换句话说,佛陀当年说法都是一视同仁,众生平等的,传下来的三藏十二部佛经也是如此,但为何大家在学习中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?

答案就是根器,或者说是心量不同——根器越利,心量越大,从佛法中吸收的智慧就越多,得到的利益就越大,反之也是一样。

所以说法是平等的,并无两样,世尊也绝没有藏私一说,区别的只是我们听法的人不同罢了。

那么众生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呢,咱们看看六祖如何教导。

01业障如乌云,遮住了众生的智慧

先请原经:

元有般若之智,与大智人更无差别,因何闻法,不自开悟?缘邪见障重,烦恼根深。犹如大云覆盖于日,不得风吹,日光不现。般若之智亦无大小。为一切众生,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

译文:原本的般若智慧,小根器和大根器的并无差别,为什么前者闻法不能开悟呢?

原因就是他们的邪见太深,业障太重,烦恼又多,就像是大片的云把太阳挡住一样,如果没有大风来把云吹散的话,太阳光就永远不能出来。

而般若智慧其实也没大小根器一说,只是因为众生的迷悟程度不同,痴迷的人总是在心外求法,离心寻佛,而不是向内观想自己的本心,所以也就成了“小根器”的人。

这里有三个关键词——邪见,业障,烦恼,这三种东西就像是乌云一样,把我们本来光明的本心给遮挡住了,因此我们才变成了凡夫,而不得不随着业力在六道中浮浮沉沉,难以解脱

那么什么是邪见呢?这个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。

从狭义的解释来说,邪法就是那些心外求法的外道,他们虽然也是修行,有些甚至奉行极为严苛的苦修,但始终都是在身体或者环境上找突破口,以为可以修炼个长生不死的色身,或者像是草木一样长久入定就是终极解脱等等。

他们并不能明白修行的根本还在于修心,修身更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,像是释迦佛最早出家也修行了六年的外道,最后发现这些都不正确。

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,不仅仅是外道,就连小乘阿罗汉和中乘辟支佛的法门都属于是“邪见”,因为也都不够究竟,唯有大乘菩萨道才是正见。

当然,这个标准就非常之高了,但是没办法,六祖的顿悟法门本就是针对于上上根器的弟子,一般的利根都尚且不够,他们更适合神秀法师的法门。

然后是业障,业其实就是我们的“身口意”三业,也就是行为,言语和心念,又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,变成了障碍,合称“业障”。

其实业准确来说又分为了三种——善业,恶业和无记业,善业就是善行,恶业是恶行,无记业就是非善非恶,昏昏沉沉的下意识行为

这里面恶业当然是最糟糕的,无记业严格来说也属于小的恶业,但就算是善业,其实也是业障。

这个道理可能有点不好懂,很多师兄会觉得学佛不就是行善吗?怎么做好事也成了业障了呢?

但大家如果还记得最早六祖从五祖那里逃离的时候,被曾经做过将军追上的时候,六祖就把袈裟丢在了石头上面,结果慧明用尽全力也拿不动这才拜服,求六祖点化。

六祖就对他说道——不思善不思恶,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

这里就是告诉他,不仅不能行恶,甚至连善也不能行,因为您一旦有了“善”这个念头,其实也就有了“不去作恶”这个念头,等于还是不够清净,是被动的在行善

而只有善恶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都消失了,才是真正的理解和奉行了“不二法门”,这才能够“观”到自己的本心,也就是“本来面目”,所以慧明才当场开悟,顶礼六祖。

所以无论善业恶业无记业,统统都是业,都是障碍,只不过我们搬掉这个障碍的顺序是先恶业,再无记业,最后连善业的概念也没了,那就明心见性了